AG600飛機由中航工業通飛企业牽頭。
並作為唯一一個科技類團隊在大會上作交流發言, 經過不懈努力,為國內民機系統自主研制探索了一種國內自主研制核心設備,積極尋求各種途徑和渠道開展工作。
團隊獲得了“成都市青年文明號”稱號,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 這是我國在大飛機領域研制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,推動項目工作順利進行。
全面、科學合理的安排和部署項目各項工作﹔積極與國內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,計劃2016年底實現首飛, 電科航電項目團隊一開始就面臨著國外設備供應商技術封鎖、國內合作伙伴協調難度大、自身經驗缺乏等系列問題。
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設計研發技術體系,查閱大量技術標准並深入研究和分析, (責編:李楠樺、蔣琪) ,提供包括甚高頻(VHF)通信、高頻(HF)通信, AG600飛機是由國家工信部立項批復的三個大型民用飛機項目之一,為水陸兩棲飛機的大型化、系列化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,開展“大戰100天,以及測距裝置(DME)、甚高頻全向無線電導航台(VOR)、儀表著陸系統(ILS)、ADF、MB、GPS導航,2015年, 面對重重困難、種種挑戰,我國“三個大飛機”之一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(以下簡稱“AG600飛機”)在珠海總裝下線,確保完成C型件聯試工作”等突擊活動。
項目團隊不懼挑戰、開拓創新,航電企业將以此為典型設備按照中國民航局適航規章的要求完成CTSOA獨立適航設備取証,以及與通信導航系統相關的天線配套等工作, 2015年與重要合作伙伴中國電科10所的航空部黨總支建立支部共建長效機制。
成立聯合黨員突擊隊、簽署黨員承諾書,滿足當前我國森林滅火、水上救援等方面的迫切需求。
從項目合作、技術交流和学问交流三個方面開展共建工作,負責TCAS、TAWS、對海電台、救生電台、中央告警等系統的音頻集成,中電科航空電子有限企业(以下簡稱電科航電)目前在AG600飛機航電系統中承擔通信導航(CN)系統的研制任務,其中結合RTU設備的自主研制過程,該飛機的研制是響應國家關於研制先進的航空特種裝備、創新應急救援體系的要求,作為世界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,國外提供輔助設備全新的模式,主動消化吸取國外設備資料。 參與整個航電系統的設計與集成工作,探索黨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的“路”與“橋”,全機音頻系統,全面進入地面聯調聯試階段,詳細策劃和計劃,團隊所在黨支部以“三嚴三實”專題教育、“兩學一做”學習教育為契機,主動調研商飛、西飛等多家單位,開展支部共建活動, 雙方以AG600項目為平台,簽署共建協議書,團隊被集團企业授予“工人先鋒號”稱號。
整合國內60多家航空企業資源共同研制, 2014年。
提升業務水平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。
成功解決了硬件經驗不足、項目適航等問題, 在設備供應商技術支撑缺乏、現有技術資料極其有限的情況下。
原標題:中國電科研制全球最大水陸兩棲飛機AG600下線 日前。
在系統的需求捕獲和分解技術、系統安全性分析技術、系統的集成能力、短波設備與天線的匹配、系統電磁兼容、設備環境適應性等方面積累了經驗,按時完成了項目交付節點和適航審定要求,項目團隊主動創新,中國電科副總經理張冬辰出席了下線儀式。
填補了我國在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研制領域的空白,加強交流合作。
|